其他

厉害了!word“杭州司法”又上新华网了!

2017-03-03 杭州司法

来源丨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







3月1日起,新修订的《杭州市法律援助条例》正式实施,取消了多个申请门槛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讨薪、要求工伤赔偿、妇幼老人因家庭暴力主张权利等情况,不用审查经济状况,即可申请获得无偿法律援助。

 

从2006年起,浙江省作出建设“法治浙江”的重大决策,历任领导一张蓝图绘到底,通过点点滴滴的实事,将法治的阳光播撒于广大干部群众心间,培养法治思维,强化法治信仰,经济强省和法治高地互相促进,百姓“获得感”更加强烈。


依法治理,把权力关进“笼子”


2月的最后一天,“最多跑一次”办事事项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布。

 

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被列为重点工作,提出要倒逼减权、放权、治权,杜绝多头执法、重复检查,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加快形成“一次办结、一次到位、零上门”机制。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“最多跑一次是原则、跑多次是例外”。 

 

 “现在到政府办事‘通气’多了!”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审批手续的赵海说,“以前一个项目前置审批要花七八个月,现在最多两个月。原来部门审批要5个工作日,现在最快只要1天,最迟不超过3天。”

 

浙江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,努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“笼子”。2015年出台的《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》把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等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,决策严重失误将终身追责。

 

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,浙江较早遇到发展的新问题、新矛盾。浙江立足省情,出台全国第一部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、第一部规范民间融资的地方性法规、第一部全面覆盖各类对象的社会救助地方性法规……


公开透明,力促司法公平正义


据浙江省高院院长陈国猛介绍,浙江法院正在积极推动设立杭州网络法院,基于原先的电子商务网上法庭,加强网络空间治理,服务和保障信息经济发展。

 

2016年6月,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在浙江法院公开网上直播一例贩毒案件。电脑、手机上均可观看。浙江法院公开网于2014年正式上线。这是全国首个省、市、县三级法院一体化公开、一站式服务的司法公开网站,从立案到执行,全在阳光下,被认为是透明的“网上司法社区”。借助浙江法院公开网,截至2016年底,浙江法院已公布裁判文书257万份,居全国法院首位。

 

中国社科院主持调研的2015年度司法透明指数评估报告显示,浙江高院、宁波中院、宁波海事法院分列全国高院、中院和海事法院榜首。浙江法院、检察机关不仅利用科技手段打造“阳光司法”“阳光检务”,还邀请代表、委员观摩庭审,主动接受监督。

 

为预防冤假错案,浙江出台了33项制度:公安机关取消破案率排名通报,冤假错案终身追责;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实行审查逮捕案件时当面提审犯罪嫌疑人;审判机关出台死刑案件证据收集审查、补充程序等新规。

 

法言法语”,惠及人人


 在浙江,既有实现“捕人少、治安好”的“枫桥经验”,又有送法律上门的“律师进社区”活动,还有“礼让斑马线”为代表的“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”三合一新气象。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正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,“法言法语”、惠及人人的全社会法治风尚逐渐形成。

 

浙江从2008年开始部署建立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制度,目前全省3万多个村、社区已实现法律顾问有效覆盖。

 

通过法治建设促进社会治理模式现代化,各地不断涌现创新举措。在桐乡市崇福镇星火村,一个拖延了16年的拆迁项目终于打桩动工。村干部说:“如果不是采用‘三治合一’,可能拖多少年也开不了工。”星火村定下规矩:涉及开发建设的事项,不论大小均须经村法律顾问审查通过。在杭州,有朱学军、陈辽敏等领衔命名的法官调解工作室,通过博客互动、微博播报、担任“和事佬”、指导培训,形成了“网上调解”、“电视调解”、“社区调解”立体化格局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